厦门网讯 (厦门日报 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黄益达 林艳琳)个人所得税App上线近一个月,获得了不少纳税人的“五星好评”。但也有不少人在登录App后,发现自己在一些没听说过的公司“被就业”了,甚至还成了某家企业的“法人代表”。
市税务局昨日就此提醒说,纳税人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冒用,首先应确认与该企业是否发生过经济往来,若确实未发生,可以通过个税App一键申诉,或拨打12366纳税服务热线进行举报。税务机关将会在收到相关信息后第一时间展开调查处理,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纳税人。
近日,厦门象屿保税区税务局收到检举人彭先生的举报,称厦门某贸易公司冒用了其个人信息。彭先生表示,自己虽曾在该公司就职,但截至向税务机关举报时,已办理离职数月。了解情况后,税务机关立即就此事展开调查。经核实,该贸易公司确实未及时减除彭先生的个人信息,但该公司已于2018年6月28日被认定为非正常户,且并未虚列该人员工资薪金,所以不会对彭先生产生影响。
无独有偶,在哈尔滨工作的隋女士近日也发现了疑似被冒用个人信息的情况,与彭先生不同的是,她与涉事企业并无任何关联。“我在个税App的任职受雇信息里发现一个厦门的建筑公司,但这家公司我连听都没听说过。”税务机关调查发现,该公司确实是冒用了隋女士的身份信息,且截至被举报时,已为其虚报工资收入4万余元。记者昨日获悉,目前,税务机关已责令该公司对冒用隋女士个人信息的行为立即进行整改,其虚列成本的问题已移交厦门市税务稽查局处理。
“企业冒用个人信息,对国家与个人都将产生不利影响。”厦门象屿保税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副科长林洲告诉记者。比如,企业多为一名“莫须有”的员工虚报一份工资,就可以在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多抵扣一份成本,减少应缴税款,最终导致国家税款的流失;而对个人而言,如果信息被冒用,则会对纳税人工资薪金产生影响,从而影响其年度综合所得数据的真实性,最终影响个税缴纳。
林洲表示,个人所得税App手机客户端系统自带的“申诉”功能,可以帮助纳税人举报虚假的任职受雇信息。对纳税人发起的身份信息冒用行为举报信息,系统会将申诉事项分派至扣缴单位的主管税务机关,由该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核实,最终将结果反馈给纳税人。对于虚假列支人员工资的,或者冒用身份的,税务机关会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。
步骤2查看所有的任职受雇信息——(只要单位给雇员做过个人信息报送,就会出现在这里),若发现您从未在某公司任职,或曾经任职但现已离职,选择你认为信息不实的任职受雇单位,点击进入修改界面。
步骤3进行申诉——进入申诉界面,填写申诉类型(从未任职、曾经任职)和补充说明(写明具体情况,需要15个字符)。
步骤4结果查询——申诉人通过“查询”-“异议处理记录”可查到相关的申诉处理结果。
对于个人所得税App里出现个人“被就业”的情况,国家税务总局回应称,可通过APP申诉。[详细]
随着新个税法从本月初开始实施,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“个人所得税”APP立刻进入很多软件商店的下载排行榜。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信息也显示,这几天个税APP的下载量和注册量大幅提升。不过北青报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,随着国家税务总局的个税APP大热,很多来自商业公司制作的各类“个税”APP也成为热门,这其中有的针对纳税人的具体情况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,但也有的纯属蹭热点,甚至有的纯属恶意软件窃取个人信息。对此,税务部门提醒广大用户,由于个税登记涉及很多个人隐私信息,用户在选择应用软件时务必谨慎,尤其不要在非正规渠道下载软件、登记个人信息。[详细]
“您的‘个人所得税’APP下对了吗?”随着新个税法从本月初开始实施,国家税务总局专门推出了“个人所得税”APP,大多数关心自己个税的市民都已下载。然而,近期有不少带个“税”字的APP也来“蹭热度”。这不,在郑州市金水区工作的东东(化名)就因为下了一个与国家税务总局推出的“个人所得税”APP十分相似的“个税”APP,以致注册成功后垃圾短信也随之而来。[详细]
前天上午,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分局接到在园区内工作的小王报警,称他下载了个税APP,申报个税时意外发现,自己在任职受雇信息中,竟然同时受雇于三家不同城市的公司。小王告诉民警,事实上,除了他自己目前任职的公司外,另两家公司他完全没有听说过。小王称,如果不是这次税务系统联网,自己下个APP查询,至今还被蒙在鼓里。且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,系统显示在另两家公司自己也有收入,如果税务部门在计税时都算在一起,自己岂不是要多掏不少“冤枉钱”。在登记了该案后,民警随即将该案移交给当地税务部门作进一步调查。[详细]
中国之声持续关注个人所得税申报过程中出现的多种异常状况。比如,自己“被开公司”了,莫名其妙地成为多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高管。有人发现自己“被就业”了,名下出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供职单位;有人发现自己的供职单位还是已经离职多年前的信息等等情况。这些异常状况,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?又该怎么去解决?[详细]
12月22日,国务院正式发布了《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》,备受关注的子女教育、继续教育、大病医疗、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、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正式明确(详见下图)。其中,除了大病医疗为限额內据实扣除外,其他五项均为定额扣除。[详细]
(责任编辑:admin) 本文关键词:调查个人信息 原文地址:http://www.whbd007.cn/wuhansirendiaocha/1337.html 转载请注明来自武汉邦德007私人调查公司上一篇:记者亲历“私家侦探”调查取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