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私人调查

武汉市工商局立案调查“充场”网红店

  昨日,本报《记者卧底网红餐饮店排队当“托儿”》的报道一经刊发,立即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强烈反响。武汉市工商局12315闻讯立即行动。

  根据记者举报,市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立即将相关信息转至辖区工商局,并向江汉区工商质监局发出了“12315工作提示”,要求该区工商质监局抓紧依法办理。

  江汉区工商质监局第二工商所根据要求,立即进行了调查工作:经查,涉事网红店办有工商执照,但法定企业名称中,并没有“鲍师傅”字样,店家的字号名称是“武汉市江汉区创新食品经营部”,经营场所是江汉路89号。

  在经营“鲍师傅”糕点时,为了提高店铺的知名度,采用代办排队模式,雇佣排队购买人员,在江汉路步行街人流较多时进行排队,造成该店客人多的假象,误导消费者购买。

  鉴于上述情况,江汉区工商质监局已责令店家停止目前的销售行为模式,并根据《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》第六条第四款的规定,对该经营户进行立案调查。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局同时也已介入调查。

  再遇充场“工头”“我不认为这种方式有什么不对”

  昨日中午,记者再次前往地铁江汉路站D口挂着“鲍师傅”招牌的糕点店,该店正在营业中,门口还是排队,但是队伍已没有记者体验“充场”时那么夸张,仅有十来人。凑巧的是,记者还碰到了当天体验“充场”时的“中年男子”(见昨日晨报A03版)。该男子称愿意和记者“聊一聊”,“但能说的说,不能说的回答不了”。

  该男子介绍,他只是承接和策划了这家“鲍师傅”店的充场活动,而充场活动只是营销的一种方式。“我并不认为这种方式有什么不对,是很正常的营销模式。这么大个店面费用不少,开销不少,压力也很大,不想出点奇招怎么经营得下去呢?而且整个行业都是这样的现象,吃饭有饭托,喝酒有酒托。找些人凑人气,只要卖的产品,吃完没有一个中毒,没有一个昏倒的,都说好吃,回头再来买,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。”见他越说越激动,旁人根本无法插话,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,记者离开了现场。

  网红店火爆排队,背后竟有精心导演。“网红店充场”现象一经曝光,包括人民网、光明网、中国青年网、中国财经时报网、澎湃新闻、今日头条、搜狐、网易、腾讯大楚等多个媒体门户平台第一时间转载了本报相关报道内容,随即引发全国网友热议,各大权威平台纷纷转发相关消息,不少市民也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态度。

  别人用心赚钱,是他的智慧,购买者也是心甘情愿去买的,并没有人强迫。网友“名雅”

  说相关行为是营销手段没有错,但营销手段也要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,不能损害消费者的相关利益。

  针对雇托儿排队的充场行为,有网友认为,这只是一种营销手段。那么充场行为到底有无过错?是否涉及违规?

  张国振指出,根据201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布的《侵犯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》第六条第四款,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、全面、准确,不得采用虚构交易、虚标成交量、虚假评论或者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;第十六条,经营者有本办法相关规定行为之一且不能证明自己并非欺骗、误导消费者而实施此种行为的,属于欺诈行为。

  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五十六条第六款,经营者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,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,其他有关法律、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,依照法律、法规的规定执行;法律、法规未作规定的,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,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、没收违法所得、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,没有违法所得的,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;情节严重的,责令停业整顿、吊销营业执照。

  武汉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江涛针对此事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:甭管这家店叫鲍师傅,还是叫鱼师傅、包师傅,重点在于商家为赚钱耍的这种套路,以及在市场中取得的匪夷所思的“神奇效果”!接下来这事儿会怎样?或许有人会忙着打假,但我要说的是,表面的假要打,内在的烂更要打!


(责任编辑:admin)
本文关键词:武汉调查事务所
原文地址:http://www.whbd007.cn/wuhansirendiaocha/1037.html  转载请注明来自武汉邦德007私人调查公司